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援疆工作锚定了“聚焦南疆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明确方向。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盐湖提锂领域的领军企业,倍杰特集团以“水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技术赋能+产业造血+生态守护”三位一体援疆体系,为民生改善、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双轮筑基:深耕边疆牢筑发展根基
秉持“水为民生之基、矿为产业之脉”的发展理念,倍杰特率先以项目落地的方式夯实南疆发展底盘。截至2025年,集团在疆累计投资近20亿元,业务覆盖喀什、和田、巴音郭楞等多地,构建起从水务运营到矿产开发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在民生保障领域,倍杰特深度聚焦南疆发展,以总投资13.27亿元的喀什城北供排水项目为核心,采用30年BOT特许经营模式,建成后将形成日供水7.91万立方米、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能力,覆盖喀什经济开发区及中亚南亚工业园区30万人口与工业用水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项目40%的污水回用率不仅提升了南疆水资源韧性,更以“循环用水”守护生态,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产业发展层面,倍杰特深挖南疆资源优势,已获取6宗矿权。竞得的若羌县托格腊克布拉克锂矿(43.97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阿尔金成矿带资源,联合巴音郭楞地质大队推进的铜矿勘探,则让“资源富矿”转化为就业岗位与配套产业动能,紧贴民生促发展。
双轮提速:赋能产业升级集群发展
倍杰特以“双轮驱动”模式为抓手,以全产业链布局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助力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向高端化、绿色化跃升。
在绿色矿业领域,倍杰特依托矿权资源建立“探采选冶”一体化体系,在和田、若羌等地严格践行“绿色矿山”理念,铜矿勘探与开发同步推进环保措施,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在传统产业升级领域,倍杰特拥有的高盐废水处理、近零排放等技术为油气化工、煤化工等支柱产业提供环保解决方案。喀什项目服务中亚南亚工业园区的实践,更成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联动发展的典范。
双轮续航:创新模式构建可持续生态
倍杰特突破“输入式”援疆局限,以“技术+产业+生态”扎根形成可持续闭环,让双轮驱动更具长效性。
盐湖提锂、高盐废水处理等核心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扎根依托BOT等模式,保障项目稳定运营,喀什供排水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后将成为南疆水务标杆;生态扎根则通过“绿色矿山”“近零排放”理念,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这种模式已显现综合效益,喀什项目的水资源循环、锂资源开发带动的装备制造与物流产业、矿业开发中的低碳经验,既激活了援受双方积极性,更为新疆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为深化北京、新疆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将北京科技、人才、金融、文化领域优势与新疆资源、区位、应用场景优势相结合,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将于8月12日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期间,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活动将通过集中展示北京优势科技成果、京疆产业合作成效及新疆产业集群优势,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平台。北京企业将借此契机,继续深化与新疆各方合作,携手助推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京疆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倍杰特将在活动中全面展示“水+矿”双轮模式的实践成果,这些实践不仅是“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样本,更将为京疆“双向赋能”提供“资源转化+生态保护”的可行路径。倍杰特将持续践行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在新疆广袤大地上奋力书写产业援疆的崭新篇章。